以下是小编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为您总结的对润滑齿轮泵“寿命”的影响
齿轮泵的设计应考虑其使用寿命原则。为了经济合理地使用原材料和备件,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在设计产品时,我们应该努力使大多数零件的使用寿命与原材料相等,这样产品的大部分零件就不应该远远没有达到使用寿命,少数零件已经报废。齿轮泵正好存在这样的问题,大部分报废的情况都不是由于轴承损坏造成的。目前,许多齿轮泵不再使用滚针轴承,而是使用带保持架的滚针轴承,可以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但实践证明,由于轴承损坏,在额定工况下运行不到2000小时。而且相应的浮动侧板使用寿命不到2000H.为了保证浮动侧板的使用寿命,需要减少浮动侧板在齿轮端面的摩擦系数。所以大部分材料都是锡青铜、粉末冶金、增强尼龙6等。,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而且成本高。目前较为理想的轴承材料sf型复合材料.该材料是以钢板为基体,烧结钢网为中间村,以塑料(填充四氟乙烯、改性聚甲醛)为摩擦面的润滑材料.该材料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噪音低,可在无油或少油润滑工况下和较宽的工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使用。实践证明,SF材料轴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齿轮泵的使用寿命。齿轮端面的平面度保持0.008mm,粗糙度保持0.16um,齿轮轴线的跳动保持0.015mm,硬度保持58—64HRC
2为保证润滑齿轮泵前、后端盖之间的合理间隙,齿轮的得加工和装配十分重要。齿轮两端面与孔轴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不能超过0.01mm,且装在轴上后,其轴向应处于浮动状态。为保证装配后两轴的相互位置,在加工前后两轴承空时,中心距误差不应超过0.03mm.另外,输入轴端断裂也是常见现象。为此必须掌握好轴的热处理工艺,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硬度,又有较高的抗冲击韧性,防止其断裂。
3齿轮泵在使用中常用因内泄漏增加、容积效率下降,压力下降而报废。齿轮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75%~80%。因此,合理的端面间隙至关重要。对于流量为2.5l/min至10l/min的齿轮泵,端面间隙应为0.02~0.04mm,而流量为16l/min到32l/min的齿轮泵,间隙应为0.02~0.05mm,流量大于40l/min的齿轮泵,间隙应为0.02~0.06mm。如果超过上范围则容积效率低,压力达不到额定压力;若间隙太小,运行中因磨损使间隙急剧加大,又使内泄漏增加。以上是整体式浮动侧板的基本参数。另外对于不同形式的浮动侧板间隙相差甚远,日本、德国、美国等产品得间隙为0.25~0.2,却能很好的保持其工作寿命。
4润滑齿轮泵齿轮轴在高压时,会发生弯曲变形,选择齿轮端面产生不平衡的间隙,这是齿轮泵高压时容积效率不够的主要原因。故很多外国厂家已经采取内里内啮合的挠性轴承结构,这样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另外非整体式薄板式侧板只要选才适当,也会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及其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