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故障原因都有可能是由于压力无法上升或根本没有压力造成的:
1、配油盘与壳体端面(固定面)接触不良,两者之间有较大污垢,使压油腔内的一些压力油通过两者之间的间隙流入低压区域,输出流量减少,应拆开清洗,使其密封。
2、配油盘与转子贴合端面(滑动面)粗糙,磨损严重,内部泄漏量大,输出流量不足。可以先用粗砂纸(不能太粗)打磨粗砂高点,然后用细砂布打磨凹痕,打磨后再使用。
3、定子内孔(内曲线表面)拉毛磨损,叶片顶圆和定子孔内曲面支架的拉毛划痕漏入吸油区,导致输出流量不足。定子内曲面可以用金相砂纸磨砂。
4、叶片与后钻组合件(泵芯)装反了
5、泵体有气孔、沙眼、缩松等铸造缺陷,被击穿,使高低压腔局部连接,无法吸油,此时可更换叶片泵。
6、轴向间隙过大,即叶片泵的转子厚度与定子厚度与叶片泵的体孔深度相差过大,或在修理过程中加入纸垫,使轴向间隙过大,内部泄漏过大,内部泄漏增大,从而降低输出流量。
7、变量机构调整不正确或有问题,可在查明原因后酌情处理。
8、配油盘端面磨损或拉槽,内部泄漏大,输出流量不足,一般要研磨配油盘端面。
9、滤油器堵塞,或过滤精度过高,不上油或上油少(视堵塞程度而定),可拆卸清洗。
10、液压油粘度过低,尤其是对于小容量叶片泵,当油粘度过低或油温升高时,叶片泵产生的油往往无法加载并升至所需压力。这是油液粘度过低和温升造成内泄漏增大的缘故。
11、对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当压力调节螺钉未调好,超过限压压力后,流量显著减小,进入系统后,压力难以更高。
12、叶片泵内零件磨损后,在低温时虽可升压,但设备运转一段时间后,油温升高,因磨损产生的内泄漏大,压力损失也就大,压力此时便上不去(不能到最高),如果此时想硬性调整上去(旋紧溢流阀),会产生表针剧烈抖动的现象。此时可以肯定是叶片泵内严重磨损,如果换一台新的叶片泵,压力马上就会上去。
13、定子内表面刮伤,导致叶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接触不良,内部泄漏大,流量减少,压力难以调节。这时应该抛光定子内曲线表面或更换定子。
14、对于配备减压阀的中高压叶片泵,如果减压阀的输出压力调节过高,由于接触应力过大,叶片顶部和定子内表面会早期磨损。使得叶片泵内泄漏大,输出流量减少,压力也无法上升。